课堂教学设计原则略谈

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是不容忽视。而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和成功的关键是教学设计。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设计的是否恰当、合理,直接影响着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设计就是依据教学目的,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遵循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程序设计。最优化是对教学设计的根本要求。推行素质教育的现代教学和传统教学有本质的区别,特别是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因此,优化课堂教学设计非常必要。现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在课堂教学设计遵循的十项基本原则,与同仁们商榷。
    1、素质性原则 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而学生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是他形成能力的基本前提,素质低下能力却奇高的学生是很难想象的。因此,传授学生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是课堂设计的基本出发点之一。
    2、整体性原则 现代“系统论”告诉我们,世界万物都是以各种各样的系统存在。人们在观察和研究事物的时候,必须有系统的观点,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学科知识是一个系统的、有序的、完美的知识体系。设计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到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即注重挖掘知识的纵横联系,找出新旧知识的连结点,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点,经过知识的整合,使教学内容成为一个系统的整体。
    3、独立性原则 一节课要完成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这个教学目标当然包含在整个知识系统整体中,但它也必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点或知识面。教学设计要注重知识的独立性,设计课堂要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为中心,不能因照应知识的整体性而本末倒置,顾此失彼。
    4、主体性原则 以人为本是主体性原则的本质特征。主体性的重要表现是主动性,是指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积极主动的探索和发现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学设计要善于不断地创造具有激发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饥饿感,产生获取知识的欲望,从而诱导学生主体性发挥;要创设宽松的、和谐的教学环境与课堂气氛,让学生个性得以充分展现和张扬。切忌“千叮咛万嘱咐”,照本宣科,死记硬背。特别是实践课,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设计、操作寻找结论;让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答案。这样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5、科学性原则 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强调教学设计的科学性,突出教学设计的“真”的一面。因此教学设计的方方面面都要符合科学性原则,即要符合教学目的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客观事实,符合教育教学理论等。诸如,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全面,不仅考虑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而且要注重情感目标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观点。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内容的设计的科学性,是课堂设计最基本的要求,是使学生获得正确知识和方法的保证。
    6、德育性原则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德育教育仍然占有首要地位。在课堂教学中要渗透思想教育的内容,如渗透着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国情教育、法律知识教育等,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社会,树立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崇高志向。因此,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挖掘,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确立情感目标,不失时机地渗透思想教育的内容,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感。
     7、现代性原则 由于科学和技术不断发展,要求我们把现代科技新成就、新技术,等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因此,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穿插现代科学前沿理论,另一方面注重教学手段的现代性,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多媒体集“文、图、声”于一体,节省教学时间、增大信息量、化难突重。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能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可变抽象为直观,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8、多样性原则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了双向交流过程,是以知识为载体,通过方法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可见进行教学设计时,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注重多种教法和学生的设计,以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显得尤其重要。设计的学习方法有实验法、讨论法、发现法、比较法、综合分析法等。只有各种教法和学法灵活运用,才能使学生由“厌学”变为“乐学”,课堂气氛由“死”变“活”,使教学过程优化,最终提高教学效率。
    9、美学性原则 教学设计的美学性原则包括内在美和外在美。内在美主要指教学内容富有的科学美,这是由教学内容特点决定的,教学设计时要注意挖掘教材潜在的美学。外在美主要指教学表达的形式美,如形体美、动作美、表情美、语言美、导入美、自然美等等。例如,设计课堂导入要别出心裁、引人入胜;设计过渡衔接要讲究水到渠成、天衣无缝的自然美;设计教学活动要有张有弛、劳逸结合的节奏美。
    10、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教育的最大贡献,也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教学过程的创新,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就是要求我们不能默守陈规,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在创新中不断改进和提高。创新是教育的生命,思维是创新的源泉。在教学中要勇于探索,善于别出心裁,敢于标新立异,通过我们独特的教学设计,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始终充满旺盛的活力,异彩纷呈,充满特色,让学生在新颖的教学环境下快乐健康的成长。

[上传时间:2008-06-2]
[信息来源:作者:乔化亮 赵爱华 ]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