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与文件夹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内容为书本“文件与文件夹”中关于文件夹的建立、文件及文件夹的选定、复制、移动,教材以任务形式详细地介绍了文件夹的新建、文件文件夹的复制、移动的操作方法,主要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会文件及文件夹的相关操作方法,最终理解外界的各种信息是以什么形式存放在计算机中的,计算机又如何管理文件文件夹的。这部分内容在本书中占重要地位,在以后各章节的学习中,都要使用到文件及文件夹的管理方法。
    信息技术课的宗旨是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获取、加工处理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所以本节在内容安排上不仅是书中计算机文件文件夹的相关操作,同时教学内容与音乐、美术、地理、生物多学科相结合,将一些世界名曲、名画,一些自然现象的成因以文件的形式放于网上,学生在学习文件文件夹的操作时,欣赏这些名曲、名画,了解自然界中一些现象的原因,使整个学习内容更丰富,掌握的知识更全面。
    二、教学对象分析
    初一同学在学到本节课内容时,已掌握了用“我的电脑”查看计算机中的资源,学习兴致非常高,但基于他们年龄的特征,他们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认知较直观,而对具体操作易于接受。
    另外因诸多因素的不同,造成他们对信息技术的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知识水平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层次。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用“我的电脑”建立文件夹,能对文件或文件夹进行选定、复制、移动操作。
    2.技能目标: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自我学习,掌握操作方法的同时,自学、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能利用信息技术的技能去获取知识。
    3.情感目标:通过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使同学们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在操作的同时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重点、难点:文件夹的建立、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移动,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移动的几种方法
    五、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分层推进教学模式。
    六、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网。
    七、教学策略设计
    根据教材分析及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在教学中应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索,在任务的驱动下启发、引导学生主动触摸知识,然后上机练习,教师总结指导,使学生先掌握操作,后理解理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以鼓励为主,分层教学,激发其学习兴趣。
    1、 境设计—乐学 、想学
    生动、直观的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习者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经验、表象,提高学习积极性,使学习者想学、乐学。
    实例:在本课教学开始,老师将同学们感兴趣的一些图、音乐、动画放于网上,让学生去查找,去打开,学生非常感趣,这时将网上资源不共享,这时同学们看不到了,这使得学生非常想将这些文件放于自己的机器中,不受限制地看,通过这一设计,使学生特别想学习本节课文件夹的新建,文件文件夹的复制、移动。
    2、 任务设计——使学生会学
    通过一连串任务的设计,诱导学生思维,启发学生观察思考,查询,驱动学生自学教材,解决问题。
    因学生诸多因素的不同,任务的设计是分层的,曲浅入深,由易到难,适合A B C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并注意与多学科的整合。
    3、 学生学习设计
    (1)分层、分组:将学生分层分组,按知识水平,操作技能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教师去分,教师心中有数,学生不知分层),然后组成4人为一组的协作小组,各组中分别包含ABC三个层的学生,这样可相互帮助,互相合作,集大家智慧去完成不同层次的任务。
    (2)分工: 在组长的指导下先自学,然后去完成不同的任务。
    (3)交流: 小组成员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汇报自己任务完成情况,相互评价。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