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导向性和可操作性 指标体系探索之路

课题介绍   2005年2月,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的牵头下,由复旦大学主研,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17所高校共同参加的《中国高校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项目正式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列为2005年度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研究课题。
  课题的目标是在上海、广东、北京等地区的工作基础上,通过教育信息化学会的统筹安排和各高校的共同努力,建立一套适合中国情况的高校信息化指标体系,形成学会层面的有关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和指导意见,帮助各高校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
  课题有两个定位。第一,把指标体系和参考标杆相分离。这里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
  1.高校信息化指标体系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内容框架;而参考标杆在一定阶段就是一种要求或者目标,其可操作性比较好,但其阶段性也更强。
  2.本课题任务首先是制定一个高校信息化指标体系,确定高校信息化主要应该包括哪些内容。指标框架基本不变,框架里面的指标内容可以随时间改变。
  3.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设定参考标杆值。
  第二,需要兼顾指标体系的导向性和可操作性。这里又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信息化情况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考察:建设情况、应用情况、对学校产生的效益。
  2.信息化的最终目标是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对教学、科研起到积极作用,照理需要考察教师、学生个体使用后对其学习、科研的效果,但这方面的因素不好量化,影响因素太多,尚有许多争议,考虑到可操作性,暂时不列入考察指标,重点通过应用情况体现。
  3.现在暂时假定信息化的使用一定能对教师、学生个体的教学科研有帮助,因此我们把学校(而不是师生个体)作为考察对象,重点考察使用情况。
  研究过程
  2004年12月,在上海市教委的支持下,复旦大学制定了《上海市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参考权重》并对全市高校进行了试评估;2005年上半年:基于上海市高校大规模调研的指标体系初步框架形成,共有6个一级指标,50个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包括:战略地位、基础设施、应用情况、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组织机构和管理。
  2005年8月,综合《广东省高校信息化建设参考标准》等资料的《全国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初稿》完成,在这一版本中,将高校信息化分为三个部分考察:建设情况、应用情况、保障体系,下面包括7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为:建设情况部包括基础设施、应用系统与资源建设2个一级指标;应用情况分为基本应用情况、教学和科研应用情况、管理应用情况共3个一级指标;保障体系部分则从战略地位、组织机构与管理2个一级指标进行考察。
  2005年9月,专家项目组第一次全体专家会议在上海召开,对指标体系初稿进行了充分讨论,并形成《中国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v1.0》。在此版本中,根据专家意见,再次对指标体系框架进行了修改,确定了指标体系的三级架构,其中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76个;增加和突出了电子资源建设的考察。
  2005年12月,项目组成员再次汇聚上海,召开项目组第二次全体专家会议,形成《中国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v2.0》,这一版本同上一个版本相比框架方面基本沿袭,考察细目上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做了进一步细化;
  2006年上半年,对全国范围内不同地区高校抽样调查,得到13所学校试填指标体系考察问卷,经整理分析后形成《中国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v2.1》;2007年7月,在教育信息化学会于内蒙古召开的第四次学会理事会议上汇报进展,确定在80余个理事学校展开调研,发放《中国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考察细目v2.1》和《中国高校信息化实施情况和应用效果》调研问卷,截至2007年10月,共收到58所学校的有效回复,形成《中国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v2.2》。
  2007年12月,课题组组织来自17所学校的专家,在上海召开第三次全体专家会议,根据调研情况,进行了详细讨论,完成《中国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v3.0》,和v2.0 版本相比较,指标三级结构未做改变,一级指标调整为5个,二级指标为18个三级指标为66个,对一些存在争议且当前环境下学校无法操作的考察因素删除。
  确立框架
  2007年12月,经过三次专家研讨会的反复讨论、以及实践验证,课题组对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不断完善。目前的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级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共五个,分别为: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基础应用、教学科研信息化、管理信息化、信息化保障体系;二级指标有18个,三级指标66个,构成整个指标体系,具体见图1。
图1 中国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注:图1中二级指标后数字为相应的三级指标数量
其中:
  在信息化基础设施方面,主要考察信息化建设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如校园网络设施(包括有线网络、无线网络覆盖率)、校园网出口及主干网络的带宽及其利用率、计算机类服务器数、师生拥有个人计算机数、多媒体教室比率以及信息过滤、病毒防治和入侵检测等建设和应用情况进行评价,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要求和必备条件,其建设和应用水平决定了各类信息化应用的基本保障。
  在信息化应用方面,一级指标的信息化应用共有四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主要考察校园电子邮件、校园网络存储空间、BBS、视频会议系统、校园一卡通、学校网站的建设和应用情况、图书文献资源的电子化利用情况、各类应用的集成环境如统一身份认证以及共享数据平台等建设应用情况等,侧重评价学校基础应用系统建设和应用水平。
  在信息化对学校的主要工作教学和科研的支持方面,共设置了4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重点对教学资源电子化、科研服务系统以及教学科研协作交流平台进行考察,这一部分建立在了基础设施已有的基础上,为实现学校战略目标直接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
  在管理信息化方面,管理信息化涵盖了学校各类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情况,我们分别从管理系统具有的功能情况,学校管理业务信息化的程度以及系统间信息共享水平进行考察,指标的设立有利于引导解决学校各类管理业务复杂且效率低下、部门间信息不能共享以及管理数据不一致和师生重复填写各类报表的现状。
  在信息化保障体系方面,这一部分涵盖了校园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的资金保障、制度保障、人员保障以及各类管理规范和标准建设情况,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学校信息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保障体系建设情况。
  未来计划
  在2007年12月召开的第三次全体专家会议上,与会专家讨论并确定了指标体系研究课题在当前环境下的可能利用方式,分别从教育部/信息化学会、各地区教育主管机构、学校三个层面对研究课题的可能需求,具体包括:
  1.教育部/信息化学会可以通过指标体系引导全国高校的信息化工作,通过该研究课题获取全国的指标框架和参考权重以及各地区、各类学校的指标统计分析数据。
  2. 各地区的教育厅/教委可以通过指标体系对学校进行评估,指导高校的信息化工作,这里还需要确定本地区相应的指标权重和标杆值、本地区各类学校的指标统计分析数据,并需要落实评估办法和指标统计分析方法。
  3. 学校这一层面需要通过指标体系指导本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要用到全国的指标框架和参考权重以及同类学校的各项指标统计值。
  因此,接下来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全国范围内,选取部分典型地区进行调研,进一步完善全国的指标框架和考察细目。
  第二,在调研基础上,统计分析各地区、各类学校的指标值,形成调研分析报告,并提供给各高校参考。
  第三,根据专家意见以及调研数据,确定全国的指标体系参考权重,探索并确定一种常规性的指标数据获取方案。
  在我国,高校信息化及其指标体系的研究基本还处于探索的阶段,尚无统一的方法和理论支持,在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多得到教育管理机构以及学校重视的情况下,建立一套成熟完善的高校信息化指标体系,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文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2005年高等教育信息化研究课题“中国高校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的成果,感谢来自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深圳大学、中山大学、延边大学、兰州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网络信息中心、上海市教委、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单位的所有课题组成员的贡献。
  (作者单位为复旦大学信息化办公室)


[上传时间:2009-04-01]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网络]
[信息作者:张计龙 宓詠]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