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在全国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加强农村党的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对全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理清了今后的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坚定信心和决心。全市各级党组织在开展远程教育工作中,既要充分认识到这是新形势下造福亿万农民群众的一项富民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创新工程、夯实党在农村执政根基的一项基础工程,功在当代,利及长远,又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为巩固和发展农村党的建设已有成果、做好农村党建的经常性工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载体和抓手,开展这项工作事关当前,事关全局,意义深远。建立健全“让党员于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新机制,探索农村党员于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新形式,开辟农村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新途径,就应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这一先进手段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行教育,这是任何其他方式所无法替代的。通过近两年的试点实践,现代远程教育在广大农村地区已经深入人心,越来越成为农村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的课堂和农民技能技术培训的基地、生产生活服务的平台、文化娱乐的阵地,在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中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增强信心和决心,把抓好远程教育工作提到一定的高度。
二、加大工作力度,适当加快建设进度。中央对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总体安排是:用2年的时间,力争到2010年底,在全国基本建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省委要求我省到2008年底,完成全覆盖。对于建立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的乡村,需要进一步巩固提高已建站点的管理使用水平。没有建立的乡村,要加快建设进度,力争到2008年底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在乡镇和村基本实现站点全覆盖。到目前,我市还有391个乡村没有建立站点。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不断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并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情况,把工作的力度、推进的速度和当地经济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不搞一哄而起,不搞“一刀切”。在建设进度上,各地可以在全市总体安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合理安排;在技术模式上,可以在省委确定的统一模式基础上,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技术模式,在建站形式上,可以单独建设,也可以部门联建、村企合建、村协(会)联建等。二是坚持整合资源的原则。要充分整合利用本地已有的基础设施资源,坚持节约办事、高效力事,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三是坚持质量至上的原则。严格把好设备招标、采购、安装、验收等关口,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成为“廉洁工程”、“精品工程”。
三、坚持建管学用并重,务求实效。建设是学用的基础,建设的目的在于应用。开展农村党员于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构建一个广覆盖、多功能、开放型、高质量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大范围推进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大规模培训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大幅度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素质。在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过程中,要坚持边建设边管理,坚持软硬件并重、建管学用并举,做到建好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要把教学平台建设、终端站点建设、教学资源建设与教学组织管理结合起来,把教育培训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促使农村党员于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发挥最大效益。注重学用、务求实效,是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是衡量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成败的决定因素,是党员干部受教育、农民群众得实惠的重要保证。各地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同步规划、安排学用活动,着手抓好教育培训,确保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真正取得实效。要做好不同地区、不同站点和不同对象的学习需求调查,科学规划教育学习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和步骤。通过制定计划指导学用活动;加强教学组织与管理的研究,建立规范严格的学习制度,完善学用考评体系,通过健全制度规范学用活动;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学用活动方式,促进集中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相结合,站点教学与教师辅导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创新方式提升学用活动;组建专家服务团,建立专家咨询系统,以专题讲座、网上咨询、在线答疑、服务热线等方式,直接为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提供服务;深化开展“支部+远教+协会+农户”、“村校共携手,远教进万家”等活动,深化学用活动;积极创建学用示范站点,评选学用先进个人、党员示范户等主题活动,积极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用氛围,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学用活动。
四、加强地方特色教材建设,增强远程教育的吸引力。教学资源是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源头活水,直接决定着远程教育的生命力。关于教学资源建设的问题,市远程办多次下发过文件。各地主要是按照要求,把地方特色教材建设工作抓紧抓好。一是建立健全地方特色教材开发工作机制,加强学习需求调查,制定教材开发规划,加强工作统筹和指导,加大教材审查力度,切实提高地方特色教材的总体质量,确保政治安全;二是建立健全学习评价制度,及时收集各地学习收看情况,评估各地教材播出效果,推动按需开发,实现以评促建;三是建立健全评优奖励机制,定期对制作质量高、播出效果好的地方进行评选和表扬,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充分调动各地开发制作地方特色教材的积极性。
[上传时间:2008-02-26]
[信息来源:朝阳新闻网]
|